当前位置:首页 > 苗木求购 > 正文内容

京杭大运河两岸古塔

2023-02-10 03:59:47苗木求购1

1、京杭大运河与淮安

1.1世界璀璨明珠――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公里,她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并将这五大水系连成统一的水运网。

1.2淮安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入淮处在现在的里运河,淮安成为了运河伊端;明清时,淮安为运河南北适中之地,大批漕运、水务管理机构进驻淮安,淮安空前繁荣,城市人口最多时达54万人,成为运河之都。曾经的辉煌为淮安运河的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历史记忆和强大的动力。

1.3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正在发生聚变

如今,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与翔宇大道、淮海南路、北门大街城市发展轴线,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城市结构要素紧密相连,且涵盖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楚州区级公共中心、黄码区级公共中心,同时与水渡口市级商务中心、清浦区级公共中心、市级科教中心紧密相邻。可见,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城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结构意义,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各区的较沉寂的边缘地带,即将成为淮安城市当前及未来最活跃的中心地带。

2、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建成环境调查研究

2.1土地使用调查研究

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居住、宅基地、农田、河流水系、及对外交通等用地。已建成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块的东西两头,中部也已开始兴建。集中地区的居住、工业等用地相互夹杂,较为凌乱,零散地区主要为农村宅基地和农田。杂乱无序的用地布局亟需调整和改善,结构的不平衡需要通过性质的转变、补充和强化等得以完善。

2.2道路交通调查研究

(1)陆路交通:道路呈棋盘式路网结构,分为快速路、结构性主干道、其他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五个等级;路网东西两头较密、中部较为稀疏。区内公共交通在建成区内较为发达,但在两河地区和新城区尚无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不完善,仅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部分滨水步道、河下步行街和少部分公园游览道路。运河两岸干线交通良好,但应完善整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支路网的构建。

(2)水路交通:水运通道有京杭大运河国家二级航道、里运河淮安旅游航道;暂无水上公交。码头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码头。水上公交和码头的设置以及其周边的整治和改造关系到运河未来发展的成败与否。

2.3景观环境调查研究

(1)滨水景观:水上景观要素主要有水体、水上航运和靠岸的船只、水草和水上漂浮物。水岸景观要素主要有河堤、护坡、工业厂房、货物堆场、防护和休闲绿地、居住小区、居民点等。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水岸资源,并通过植入一些活化功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2)绿化景观:滨河绿化以水杉、意杨、柳树、雪松、灌木为主,景观单调无序、未成系统。丰富但未成体系的绿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是运河两岸基底塑造的重点。

(3)工业景观:集中在基地的东西两头,东部以井神盐业和河沙堆场为主,西部以造船厂及水运行业的仓库为主。景观物有码头、船舶、仓库、塔架、沙堆、铁板、罐型容器、桁架、烟囱等。多样而特色的工业景观为保存现代工业文明的承继和创新提供了良好载体。

(4)人居景观:居住形式以聚居点为主,有老的街坊、已建居住小区、在建滨水高层和农村居民点;此外还有以船为居的运河水上人家。多样的人居景观为丰富运河两岸的生活提供了源头和链接。

(5)文化景观: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里运河的东岸,分布于河堤、板闸、河下古镇、楚州古城的萧湖和勺湖周边;景观物主要有古运河河堤、榷关、寺庙、古塔、历史街区、园林、明清古建等。多样的文化遗存和景观物为需要足够而有联系的活动加以支撑。

(6)设施景观:基地内的设施景观主要是跨越两河的桥梁、暴露于外的市政管线、道路设施、具有垂直感的水塔、以及其他一些雕塑小品等。这些设施大多较为粗犷,缺乏精心设计,有的甚至有碍观瞻。良莠不齐的设施景观物需要在甄别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造。

2.4建筑环境调查研究

(1)建筑肌理:东部地处古城,其肌理遵循传统街巷的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河沿街布置;中部多为居民点,其肌理大多顺应河流和机耕道,方向感较差,仅新城建筑的空间组合感较强;西部肌理较为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布置。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在现状肌理基础上去除杂质和吸其精华。

(2)建筑围合:工业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行列式和零散式;居住建筑围合主要为行列式和自由式;公共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独立式和行列式;民居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自由式和独立式;水上渔家的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和自由式。多元化的建筑围合方式为运河两岸建筑布局提供了借鉴。

(3)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中部的行政文化中心和西部的滨河沿岸,以居住、行政办公性质为主,一般在10-20层左右;多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基地的东西两头,以居住、学校为主,层数在3―5层之间;低层建筑零散分布于东西两头和中部,主要以民居、工业厂房、仓库和附属用房为主,层数在1―3层之间。毫无韵律的建筑高度布局提醒未来运河两岸应当首重滨河天际线的塑造。

3、对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的规划设想

3.1明确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将运河两岸规划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生态良好、设施齐全、设施配套的城市中心滨水休闲地带。

(2)文化目标:传承淮安地方的多元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发扬,使运河两岸成为反映和体现淮安文化特色的汇聚焦点。

(3)旅游目标:打破运河旅游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迈向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4)开发目标:体现运河对周边土地的综合价值,适应城市城市发展的步伐,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城市近期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3.2创新规划理念――“回归运河”

(1)回归什么? 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方式。即在生产方式上依赖运河,以运河为引擎;在生活方式上,亲近运河,以运河为中心;在生态方式上,师法自然,以绿水为基础。

(2)如何回归?首先是文脉性回归,做到有脉可依和有脉可循;其次是本质性回归,做到注重本质、不究其表;再者就是要创新性回归,做到城市空间规划有创造性、具新式样;最后就是要做到融合性回归,实现多方的有机融入和巧妙整合。

3.4提升城市定位

(1)城市定位:以运河滨水生态和文化资源为核心的 现代都市生活、休闲和旅游的综合示范带。

(2)功能定位:以滨水休闲旅游为灵魂,围绕完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承继和生态保育主题,打造功能完善、具有全新生活方式的、以都市滨水休闲旅游为核心驱动力的、集滨水宜居、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博物展览等主导功能和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科技教育、餐饮配套等辅助功能为一体的新都市滨水休闲旅游示范区。

4、几点建议

(1)在城市规划方面,适当时统一对运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出最优质、最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

(2)在空间设计方面,尽量在运河两岸做减法,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发展发展空间;

(3)在休闲旅游方面,尽可能将城市空间与运河相链接,加强对城市事件和活动的策划,使淮安尽早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休闲旅游城市;

(4)在工业遗产方面,建议尽早对运河两岸的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制定专门的工业遗产名录和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

(5)在规划管理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未开工建设用地的方案进行微调,尽可能打开通向运河的生态、生活廊道。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jylez.com/mmqg/98727710.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风景园林专业学什么 课程有哪些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