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资讯 > 正文内容

璧山秀湖喷泉开放时间?

2023-02-08 08:17:51园林资讯1

璧山秀湖喷泉开放时间?

在周末7:300—8:00开

秀湖公园位于重庆市璧山老城区与绿岛新区的结合部,紧邻璧山新商业中心与区政府,因被赞誉璧山“黛山秀湖”而得名。公园占地1500亩,其中水面面积500亩。公园拟布局800种植物,其中开花植物300种。建成后,基本可实现一年365天,天天都有植物在开花。

公园还将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建成20公里的亲水步道、森林步道、跨湖廊道、空中栈道以及电瓶车道和交通车道。在五音吊桥上,将悬挂上百个古钟,行走其中会发出悦耳的音乐。秀湖公园里还将建水柱灯光音乐喷泉。公园建筑全部为仿古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将再现璧山建县1255年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历史名人。

周五至周日晚上19:15-20:30开放

重庆璧山秀湖公园以“四季看花”为主,结合自然生态、巴渝人文,形成“花海”、“花岛”等景观,是重庆一处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的城市园林景观

湖面中央将设置一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利用喷泉水、光、色的有机结合,使喷泉、灯光、音乐浑然一体。水柱随音乐变化而变化,最高水柱将超过100米。

从景观设计原理谈城市公共空间(大空间)的意境如何营造

现今, 一些地方的城市广场、公园, 由于设计中忽视景

观使用者的行为需求, 导致许多“尺度巨大, 夏无遮荫之地,

冬无御寒之所, 无人问津”的死空间和废空间产生, 造成了巨

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有一些地段已沦落成为城市犯罪率高

发区, 对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危害。要使这样的现象不再发

生, 就必须强调设计结合人的行为需要, 充分运用多种人性

化设计手段来塑造多样化的环境空间,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

求, 最终有效激活环境空间的诸多功能, 形成富有情趣和魅

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1 人性化景观设计

1 .1 人性化景观设计的概念人性化景观设计是指在景观

设计活动中, 注重人性需求, 针对使用者对环境景观的各种

需要展开设计, 最终满足使用者“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

多层次的需要,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城市公共空

间人性化景观设计, 可从以下4 个方面来理解:

1 .1.1 物 理层次的关怀。人性化景观设计以功能性和设计

的理性化为前提条件, 注重物质空间的合理布局与有效功能

的使用。公共空间设计不仅要使人们心理、生理感到舒适,

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 1] 。

1 .1.2 心 理层次的关怀。在建构物质形态空间的同时, 倡

导对使用者心理的积极暗示与情感的关照, 进而使人对场所

形成安全感、领域感和归属感。

1 .1.3 社 会层次的关怀。强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将

设计地段放到整个城市生态背景下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 力

求做到资源、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

益三者的统一。

1 .1.4 对 人群细分的关怀。提倡无障碍设计, 尽量满足不

同人群的使用需要, 并确保各群体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

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能享受户外公共生活的乐趣。

1 .2 与人性化景观设计相关的环境行为学知识环 境行

为学是人性化景观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 注重环境与人的外

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

理论、方法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以及人对这些环境

的反应, 由此反馈的信息可用于指导环境的建设和改造[ 2] 。

西方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了边界效应理论。他

指出, 空间的边缘是人们喜欢逗留的区域, 也是空间中活动

成长的区域[ 3] 。比如城市空间中, 树林的边缘, 沿街的柱廊、

雨篷、遮阳棚、回廊建筑的凹处, 都是人们喜欢逗留的场所。

处于空间边缘的人, 与他人或团体保持一定距离, 自身却可

以较好地观察眼前的空间而不被人打扰。

“人看人”是人的天性[ 4] 。大量公共空间中均存在着“人

看人”的现象: 观看者有意或无意地观察眼前的行人、空间中

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同时, 一部分人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各项活动以吸引他人的注意, 从而达到自

我实现的愉悦。看似简单的“人看人”现象, 却可以促进空间

中更多活动的产生。比如, 散步的行人可能被热闹的街头表

演吸引而加入表演的行列, 同是观众的陌生行人由于眼前精

彩的活动而进行简短的交谈, 美术爱好者受环境气氛的感染

现场开始速写活动。

环境设计中, 利用环境行为学相关知识, 积极创造边界

空间提供人们逗留、休息、交谈的场所, 从而促使空间中更多

活动的产生, 丰富游人的感官体验。

2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2 .1 城市公共空间这里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公共

生活空间, 即包括了大量人的行为参与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场

所, 比如广场、街道、公园等城市地段。《建筑心理学》的作者

格・罗・李姆认为, 空间是人们生活的容器, 是人们一切行动

的支持结构。设计城市空间需要了解人们在空间中的瞬间

体验和持久感受。而公共空间的好坏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

人们交往的可能性和深度。

2 .2 关于“活力”概念的相关研究“活力”一词在生物学及

生态学上, 是指生物体维持生存、发展的能力, 其引申含义在

表述具体事物时, 较为抽象且具有表征差异性。在城市设计

领域, 美国城市规划大师凯文・林奇, 将“活力”理解为, 城市

具有自我完善的机能并有效支持人类生存活动, 同时注重城

市生态建设[ 5] 。美国城市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 由人与人

之间的活动及生活场所相互交织的过程, 形成了城市生活的

多样性, 使城市获得了活力。而英国建筑师伊恩・本特利认

为,“一个既定场所, 容纳不同功能使用的多样化程度, 具有

一种我们称为活力的特征”[

6] 。我国城市规划学者蒋涤非认

为, 城市活力即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是指城市提供市民人性

化生存的能力。

2 .3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含义是 指环境空间不但满足使

用者生理及心理需求, 而且还能促使空间中更多活动的产

生, 达到环境空间高效率使用, 增强公众的场所归属感, 进而

展现出独具魅力的场所环境并富含诸多积极的社会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在于处于其中的人以及人们的活动。

只有空间的使用者与其参与开展的活动, 才是决定城市公共

空间活力的根本因素。

3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

3 .1 强 调功能使用, 创造良好的景观可达性景观可达性

是指景观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到达场地并使用的能力。可达

性的好坏, 主要依赖于场地周边的交通状况。这就要求场地

交通设计, 要结合城市交通状况综合考虑, 最终形成完善的

交通系统, 使公众方便地到达, 舒适地使用环境空间。另外,

“一个环境提供的容许人们在其中穿行、从一个场所到达另

一个场所的机会的多少, 成为衡量城市场所活力的重要标

准”[

6] 。允许一定的过路人流使用场地, 可以增加场地的人

气, 诱发更多活动的产生。

3 .2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形成多元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人 们对环境空间不同层次的生理、心理需求, 是创造城市公

共空间多元化功能的依据。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场所具有

多样的空间形式, 它能在不同时间吸引多样化的人群为各自

目的而来, 这些多样的空间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和不同的

人群形成一个具有丰富感官刺激的混合体, 这是空间活力的

重要表现。

3 .3 加 强景观的可参与性, 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体验公

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人在空间中可能发生的活动, 并做有效

的引导, 促使人参与到活动中, 进而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以萌

发更高层次的活动。如果能亲身体验公共空间中的精彩生

活, 空间使用者就可能形成独特的感观刺激与激情感受, 进

而加深对场所的印象。强调景观的可参与性, 就是要增强游

人的空间体验。另外, 还要促使形成空间使用的稳定群体,

维护公共空间活力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3 .4 对人群细分的关怀, 完善细部设计完善的细部设计可

以使景观更适于多种人群, 特别是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使用。

如铺装的防滑处理, 透明玻璃材料的标识, 合理尺度的台阶以

及残疾人通道的设计, 足够数量的座椅设计, 空间色彩的合理

搭配等。另外, 从增加人的逗留机会来讲, 应该使空间形态具

有较长的柔性边界, 充分发挥“边界效应”的作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jylez.com/ylzx/98727609.html